今天下午一位外地兰友与我交流下山兰,关于如何采挖、如何种植和管理。他说在9月份中秋节的假日里(2019年9月17日),回老家山上采了三棵野生兰花,还是冒雨前去的。

当时看起来兰苗挺健壮,可拿回家种植以后,一直看不到叶片有起色,直到昨天再查看时,居然发现三盆兰花有两盆的叶片都枯萎了。看样子是不能成活了,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?
按理说野生兰花下山种植的成活率是很高的,除非植料和环境确实是太差。不然即使难成活,也不可能在短短的20多天就出现集体倒苗。通过他的详细描述,我发现他在采挖、运输、种植过程都犯了几个错误,而且这些错误在平时都是不起眼的,后果可大可小。

三个错误的操作
首先,他是冒雨去的山上,一般我都建议是晴天,而且最好是连续晴天以后,再上山采兰。因为这时兰根土壤水分小,根系韧性比较强,在采挖时不容易折断健壮的兰根。折断的兰根大多是健壮的,那些空烂根反而不会被折断。

其次,他在采下兰花以后,为了回家更容易服盆(带原山土),就把根系的泥土包裹在兰根上。因为下雨天泥土粘性大,就直接裹成一个泥团,然后用方便袋装了起来。回家上盆种植时,也没有进行清洗根系,而是和着那个泥团一起上盆的。这样兰根就一直处于憋气的状态,缺少新鲜空气的兰根都长不好,更何况他这种完全隔绝空气的环境。

其三,下雨天下山的兰花,还是装在方便袋中拎回家的,兰叶与泥土进行了几个小时的亲密接触。当他上盆时看到兰叶上沾满了泥土,就用一块抹布仔仔细细地擦拭了一遍。这又犯了一个错,兰叶和兰根一样,都是需要呼吸的。兰叶上有一些细毛孔,可以呼吸氧气和二氧化碳,这是兰叶进行光合作用的先决条件。抹布擦拭以后,就损伤了这些兰叶上的毛孔,使其不能进行 效的呼吸,缺少呼吸的兰叶,就会因为憋气而枯萎。
